徐洪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
徐洪才,1964年6月生于安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研究员、金融学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CCTV特约经济评论员; 1996年获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成果
主编中国第一本《投资基金运作全书》大型工具书(1996,中国金融出版社)和《投资银行学》大学教科书(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版,1997、1999、2003、2005,经济科学出版社),创立资本市场五级价值增值理论;出版《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大国金融方略:中国金融强国的战略和方向》、《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与监管研究》、《中国产权市场研究》、《投资基金与金融发展》和《China's Financial Markets》等10余部个人专著;主编《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房地产企业项目融资与资金管控》、《期货投资学》(第一、第二版)、《中国资本运营经典案例(上、下册)》、《风险投资与OTC市场》、《风险投资的公司治理》等10余部学术著作;发表文章和研究报告300余篇,在核心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成果共计500余万字。
履历
2010年1月以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信息部工作,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2] ;
2012年1月至5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院访问学者;
2003年7月至2010年3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证券期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证券业协会专家委员、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2008年2至5月:美国多米尼肯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2006年7月:Tsinghua/MIT高级金融研修班学习;
2001年5月至2003年12月:北京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副总裁,从事VC/PE项目投资管理、IPO及战略性收购上市公司业务,兼任两家高科技公司董事长、北京创业投资协会理事;
1998年6月至2001年5月:广发证券公司(上海)总经理,参与“广国投”托管收购工作,任上海股份制与证券研究会副会长;
2000年5月:香港浸会大学金融衍生品应用研修班学习;
1996年7月至1998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全国金融债权管理办公室官员,从事金融立法及银行坏账核销工作,1997年获第九届太平洋盆地国家财政金融会议优秀论文奖;
1997年9月:IMF维也纳联合学院研修;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投资基金与资本市场,1994年7月获“万国证券杯”征文全国一等奖;
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CASS/ UCLA英语中心学习;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研究历史哲学,辅修西方经济学;
1981年7月至1990年8月:中国石化安庆石化炼油厂生产班长、助理工程师、共青团书记、青年突击队长;
1978年9月至1981年7月:安徽省化学工业学校有机化工专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