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猛
杜猛,就职于著名独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房地产发展研究基金中心副主任、CECU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主席,现任北京大学一职。杜猛2015年11月21日,杜猛受邀参加了《2015年度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论坛》2017年10月12日,杜猛受邀参加了由熊猫金控主办的《2017熊猫财富之旅》
-
赵汉忠
赵汉忠,就职于星浩资本,现任董事长一职。赵汉忠2015年10月24日,赵汉忠受邀参加了由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主办的《2015全球房地产金融中国峰会(广东站)》
-
胡晓珍
胡晓珍,就职于国家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现任装饰装修材料检验部副主任一职。胡晓珍2015年11月16日,胡晓珍受邀参加了由慧聪表面处理网主办的《2015中国涂料产业峰会》
-
罗劲松
罗劲松,上海因恒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会员。从事结构设计及设计管理工作二十余年,先后与日本东洋工程公司、日本味之素、意大利欧技工程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在较多项目上进行过交流和合作,参与和主持过许多大型工程项目的设计。在项目设计和管理实践中,尤其擅长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控制,以及对项目干系人的协调组织工作。现阶段主要推动公司绿建、BIM、建筑工业化方面的工作。
-
张喜刚
张喜刚,就职于中交集团,现任总工程师一职。张喜刚2016年06月06日,张喜刚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公路学会在石家庄裕华西路160号主办的《全国钢结构桥梁推广应用技术论坛》
-
Martin Fischer
MartinFischer,斯坦福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教授,综合设施工程中心主任,Fischer和他的同事开发了一个模型,显示出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同步地巩固港口的防御能力将如何拉动对建筑材料和设备的需求。这个模型被称为塞巴斯蒂安,它利用谷歌地球平台来模拟在全世界200个最活跃港口建设堤防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塞巴斯蒂安知道每个地点的海床的形状,并据此“量体裁衣”,估算出巩固每个港口用以防御海平面上升所需的材料、人工和设备的大致情况。研究表明,这种局面让港口在预算和未来规划方面的工作极大地复杂化了。但是计划必须被制定,Fischer说。
-
吕伟娅
吕伟娅,大学本科、教授、注册公用设备师;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研究所所长;江苏省绿色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节水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江苏省建设厅专家组专家;全国建筑给排水分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学会给排水专业委员会常委。
-
粱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投资学教授、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合作系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项目投资中心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优秀骨干青年教师。工作简历及社会兼职:1987年-2000年,经济学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年,成功从美国引进国际注册商业房地产投资师(CCIM)资格培训;2001年,成功与美国房地产业协会签约,引进注册国际房地产专家(CIPS)培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服务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投资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国资青年总裁协会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山东滨州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山东菏泽行署经济顾问;珠海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廊坊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
-
黄明利
黄明利,男,1969年1月生于黑龙江省双城市,北京交通大学隧道中心教授,民盟北京交大组委。1991和1994年分别获辽宁工技术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0年3月获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博士后出站。1991攻读硕士研究生以来,先后师从段克信教授和伊.姆.佩图霍夫院士(硕士导师)、唐春安教授(博士导师)和冯夏庭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进行岩石动力现象预测预报研究和岩石破裂过程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先后主持完成煤炭基金等项目4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各类纵向项目(包括国家攻关项目、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项目子课题、开放实验室基金等)横向项目20余项,并于2002年赴香港理工大学进行为期10个月的科研合作研究,获得冶金部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排名第8)和王宽诚博士后奖励基金奖励,目前已经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有9篇被EI收录,4篇被SCI收录。
-
施设
施设,就职于,现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一职。施设2018年08月28日,施设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在海淀区三里河路7号主办的《2018(第二届)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