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村幸雄
田村幸雄教授是日本东京工芸大学名誉教授和东京工芸大学风工程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同时担任日本和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风工程相关专业委员会/咨询委员会主席或委员,日本工程院院士和印度工程院外籍院士。他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均获得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田村教授长期致力于结构风工程研究,是建筑结构抗风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他在建筑结构抗风设计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结构空气动力学基础理论、设计风速的合理确定、结构风荷载以及等效静风荷载的计算、结构气动稳定性的评价、建筑结构抗风设计规范的编制与修订、以及风灾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他在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基础理论和抗风设计方法方面取得了引领性的研究成果,其突出工程科技成就集中体现在建筑结构风荷载的数学模型、量化和分析,为实现合理建筑结构抗风设计做出了创造性贡献。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著作近40部。他致力于推动工程防灾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于2009年创建并至今担任联合国防灾署支持的强风关联灾害防治专题小组主席,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基层社团提供技术咨询和培训。田村教授积极推动协调各国特别是亚洲和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的建筑结构抗风设计规范...
-
米耀荣
米耀荣(Yiu-WingMai)博士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工程和信息技术学院的首席教授。他是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技术科学和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和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米教授合著了7部专著、42个篇章,获美国授权发明专利2件,在断裂力学和先进复合材料领域里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他在无石棉纤维增强水泥、超硬纳米复合陶瓷涂层切削成型工具、韧性聚合物薄膜的基本断裂功测试规程、测量裂纹尖端开口位移断裂韧性试验方法、复合材料加工新技术(拉挤成型、热压成型、缝合和销钉增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产生了长久持续的影响力。目前,米教授主要从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结构性(断裂与疲劳)和功能性(阻燃、阻隔、导电、导热、光学透明、锂电池电极等等)应用的研究。米教授获得了国际复合材料委员会Scala奖、英国材料矿物矿业协会AAGriffith奖、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机械工程学会的最高奖-AGMMichell奖、国际断裂联合会Yokobori金质奖章、澳大利亚政府AM勋衔、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授予的国家最高荣誉奖-联邦院士研究奖、澳大利亚政府世纪勋章、...
-
安詹·博斯
AnjanBose教授是活跃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工程师、教育家和管理者。他是电力工业界享誉世界的技术领袖、电气工程领域知名学者、工程教育家和高等教育管理者。他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WashingtonStateUniversity,WSU)董事教授。他是美国华盛顿州科学院的创始成员之一。他也是中国和印度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他是IEEEFellow和CIGRE杰出会员(DistinguishedMember)。Bose教授是世界电力工业界著名咨询专家。至今,他依然是电力行业的技术领袖和杰出顾问。AnjanBose教授于1967年获印度理工学院学士学位,1968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硕士学位,1974年获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学位。在加入WSU之前,Bose教授曾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StateUniversity,ASU)任教(1981-1993),其研究团队因将计算技术应用于大型电网控制与分析而享誉国际。在加入ASU之前,Bose教授曾在控制数据公司(ControlDataCorporation,CDC)的能量管理系统部门(现为西门子公司的部门)任职...
-
布鲁斯·欧内斯特·罗根
BruceE.Logan教授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学EvanPugh教授,环境工程专业StanFloraKappe教授,并担任工程能源与环境研究院院长。Logan教授于2013年评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他也是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S)、国际水协会(IWA)、水环境联合会(WEF)以及环境工程与科学教授协会(AEESP)的成员。Logan教授于1979年在纽约州特洛伊伦斯勒理工学院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1980年在纽约州特洛伊伦斯勒理工学院获得环境工程硕士学位。198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环境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Logan教授是微生物电化学技术及水处理过程的能源可持续性研究领域的知名教授。致力于利用电活性微生物生产生物能源以及开发利用不同生物质废料生产生物能源(如氢气和甲烷)的方法。研究课题包括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采用微生物电解池技术、发酵法及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生物制氢,开发适用于饮用水的专用技术,如利用生物膜反应器去除饮用水中的高氯酸盐等。Logan教授在一些水处理相关的新领域也开展了研究工作,包括海水淡化,废水脱氮、反渗透膜的生物污染防...
-
布伦特·尤安·克洛西尔
布伦特·克洛西尔是国际著名农业水土工程学家,新西兰植物与食物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同时,布伦特也兼任新西兰梅西大学、以及新西兰林肯大学的兼职教授,新西兰土壤科学学会主席。他还是美国土壤科学学会,美国农学学会和美国地球屋里学会这三大知名学会的会士。此外,布伦特是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的主编。布伦特从事灌溉科学、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区域水资源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40余年,开创了土壤水力特性参数原位测定技术、植物茎液流热脉冲监测技术和环境污染的生态修复技术,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农业水土工程和环境污染治理领域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创建了基于土壤-植物-环境响应关系的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技术体系与模式,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科学论文300余篇,先后指导了5个国家15所大学的36位研究生。2015年被美国土壤科学学会邀请举办NyleC.Brady前沿土壤科学讲座。除此之外,布伦特一直积极参与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中东和非洲的水分援助与开发项目。布伦特...
-
高缇耶·丹尼尔·勒内
丹尼尔·高缇耶2003年当选为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丹尼尔·高缇耶于1954年获得巴黎大学初级数学学士学位。1955-1961年,他在巴黎大学接受了医学科学培训,并在巴黎高等医学学院(APHP)接受了肝脏病学和胃肠病学的综合与专门临床培训。丹尼尔·高缇耶的工作涉及基础科学与临床研究,其研究重点是消化道生理学和药理学:描述肌电活动,并分析脑啡肽能系统对消化道活性调节的促进作用。在临床研究领域,他是肠道肿瘤细胞遗传学特性的发现者之一。他研究了家族性结肠癌的形成过程及其预防机制。他开发了食管动力的内镜检查与探查手术。这些研究成果以大量论文的形式,发表于以下法国期刊和国际期刊中:《临床胃肠病学与生物学》、《巴黎科学院》、《胃肠病学》、《英国癌症学杂志》、《欧洲临床药理学》、《癌基因细胞遗传学》、《英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人类基因组》、《消化道》、《胃肠道内窥镜检查》。此外,丹尼尔·高缇耶还获得了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Legiond’honneur)、巴黎荣誉勋章(Vermeil级勋章),以及法国科学院杰出贡献奖(MemainPelletier1978)。1968-1975年,他...
-
恩里克·何塞·拉瓦涅
-
大卫·阿兰·韦茨
大卫·韦茨现任哈佛大学物理系及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Mallinckrodt冠名教授。韦茨教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0)、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2010)、美国工程院院士(2016)。任巴斯夫公司哈佛高等研究中心主任(2007-今),《美国科学院院刊》副主编(2010-今),JournalofBio-X执行主编(2018-今)。韦茨教授于1972年获得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75年及1978年分别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物理学硕士及博士学位。韦茨教授是国际上软湿功能材料、胶体微粒系统、微流控、生物物理、单细胞检测等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韦茨斯教授首次通过三维成像直接观察胶体颗粒的玻璃化转变、结晶生长等,揭示晶体熔化、结晶等相变规律,奠定了胶体软物质研究的基础,开创了胶体模型研究晶体行为的新领域;开创了玻璃毛细管等新型微流控器件和开发了胶体微囊等微囊化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微流控和微囊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韦茨教授学术造诣颇深,已发表学术期刊论文700余篇,其中在Science、Nature和Cell三大顶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总被引次数达106000余次,H指数为...
-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FelixDapareDakora)教授目前在南非茨瓦尼理工大学任教,并担任南非农业化学和植物共生研究主席。达科拉教授是非洲科学院院长,非洲科学院院士、南非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和南非皇家学会院士。现任西澳大学(2012年6月至2021年5月)兼职教授。达科拉教授1977年在加纳大学获农业理学学士学位,1981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澳大利亚珀斯大学获植物学博士学位。达科拉教授一直从事生物固氮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他的研究在于了解豆类分子(如黄酮类、生物碱、氨基酸、萜类和异黄酮类植物抗毒素)以及根瘤菌代谢产物(如卢米克红、核黄素和吲哚乙酸)的信号和保护作用,尤其是在植物功能和细菌结瘤基因的表达方面。他的研究:i)确定了豆科植物种类及其相关的微生物,它们可以作为非洲种植系统的生物肥料;ii)选定的豆科植物品种和超级敏感的土壤微生物,它们能够耐受干旱、低pH、高盐和高温,可在各种气候变化情景下使用;iii)固定土壤N素根瘤菌,促进豆科作物微量元素的吸收和积累,以克服非洲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达科拉教授发表了4...
-
孔翰宁
2018年以后他成为acatech理事会主席。acatech为政策制定者和民间社团提供独立和科学的建议。此外,他也是德国政府、科学界和商界间创新对话指导委员会主席。孔翰宁在物理领域发表过一篇博士后论文。孔翰宁在2009至2018年期间曾担任acatech–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长。2017年,孔翰宁曾被联邦经济事务和能源部、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任命为“工业4.0平台的全球代表和顾问”。2010到2018孔翰宁也曾兼任国家电动汽车平台(NPE)主席。2018年9月,他又被联邦运输和数字基础设施部任命为国家未来汽车平台主席。作为德国联邦政府高科技论坛和工业科技研究联盟的前成员,他在推动很多战略项目(如工业4.0战略,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创新(智慧服务)和自动驾驶等)的过程中担任关键性角色。曾担任SAP的前任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