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德毅
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出生于江苏省。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和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云控制等方法用于不确定性认知和云计算,在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动平衡”实验和智能驾驶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专著3本。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
-
郝明
郝明,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机床总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金属切削刀具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刀协”,英文名称CHINAMETALCUTTINGTOOLENGINEERINGASSOCIATION,缩写为CMCTEA。由从事刀具和切削技术的科研、开发、生产、应用、教学、管理等单位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全国技术性行业社会团体,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协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国家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并接受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代管。
-
杨纪朝
杨纪朝,就职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现任副会长一职。杨纪朝2015年05月20日,杨纪朝受邀参加了在湾头镇京杭支路1号的《2015世界绿色设计论坛扬州峰会》2015年04月15日,杨纪朝受邀参加了在锡山区二泉中路68号(东亭中路与二泉中路交汇处)的《“五爱·金猫杯”2015中国纱线质量暨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2016年05月20日,杨纪朝受邀参加了由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主办的《2016世界绿色设计论坛扬州峰会暨世界绿色设计博览会》
-
张勤俭
张勤俭,北京交通大学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所长,教授。同时兼任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助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分会理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编委,《系统仿真学报》审稿专家,百度百科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电加工研究所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1)微纳制造技术。(2)再制造技术。(3)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超声加工、激光加工、电化学加工、电火花加工等)的机理、工艺与装备(4)虚拟制造技术。
-
杨海成
杨海成,1990年获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2年4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3年1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4月-1995年3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主任,CAD/CAM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1995年4月-1996年5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6年7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1998年10月起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还兼任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理事长,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杨海成教授一直致力于国防科技、型号预研、国民经济重大关键技术、国家高技术发展(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开发、组织、管理和产业化。尤其在制造业信息化方面,从“七五”开始,杨海成教授就从事CAGD、C×××/CAM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并作为骨干成员完成了国家“七五”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及原航空部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大型水轮机叶片系列几何造型及多轴数控加工图像编程软件系统”等项目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部分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
-
杨顺虎
杨顺虎,莆田燃气电厂总经理,中海油气电集团。他结合联合循环电厂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莆田电厂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进行了大量的优化工作,降低电厂的工程成本达数千万元、并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靠性,为莆田电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国际一流水平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
-
杨煜
杨煜,锐高照明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煜认为,推动智能LED照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事情,也不可能由一家企业来完成。中国已具备完整的智能LED照明供应链,锐高非常愿意与中国的厂商强强联合,通过不断创新为业界提供更加智能化一体化的照明体验,通过供应链上的合作分享,从人本需求出发,更快更高效的推动LED在智能化方面的应用。
-
Heinz Neubert
HeinzNeubert,西门子公司技术研发与技术中心材料副总裁,材料领域负责人。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创立于1847年,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西门子自1872年进入中国,140余年来以创新的技术、卓越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坚持不懈地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并以出众的品质和令人信赖的可靠性、领先的技术成就、不懈的创新追求,确立了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
伍尚华
伍尚华,国家特聘专家,国家“”成员,广东省领军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伍尚华教授从事高技术陶瓷材料,粉末冶金材料以及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已超过二十年。主要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创新性的材料成份、生产工艺、工业应用,以及成份、工艺、显微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
柴天佑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任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