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瑞哲
孙瑞哲,男,汉族,1963年出生,1985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长江商学院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曾任纺织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所室主任、副所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2006年9月孙瑞哲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
-
张德进
张德进,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本科(1984届)职位名称:董事长,董事简历:196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工程师。1991年任合肥叉车总厂工艺科科长助理;1992年任生产制造部副部长;1993年任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处处长、资材处处长;1995年8月任安徽叉车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运输机器厂厂长;1997年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铸锻厂第一副厂长;1999年起任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8年起任安徽叉车集团董事长现任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合力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董事长任职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杨兆华
出生年月1963/5/1,教育背景: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织工程系本科,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
-
姚焓
姚焓,男,RISI亚洲包装纸经济师,2015年受邀参加了《第二届亚太非织造布产业论坛(2015APNS)》并发表了精彩演讲。
-
吴澄
吴澄(1940年1月4日--)自动控制专家。浙江省桐乡市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6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973项目“复杂生产制造过程实时智能控制与优化理论方法”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
张为民
张为民,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同济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时兼任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德学院生产系统教研室主任、全国高等学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现代化管理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是制造系统及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技术、单元化制造及其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成果有:参加“独立制造岛在中国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获得1991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网络联盟企业中的独立制造岛”获得1999年国家机械工业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上海磁悬浮列车轨道弯梁机加工技术软件开发”;国防预研项目“铝合金和铝衬微波印制板高速铣削参数优化”;军事电子研究支撑技术预研项目:“虚拟装配技术研究”;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基于特种制冷设备的零部件供应评价系统的开发”和“快速模具及其制品的工艺研究”;参与并完成30多项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重点科技攻关以及企业委托项目。出版著作:参编生产系统学。主要论文有:“单元化制造的构造单元研究”、“超大型构件5坐标加工的坐标后置处理”、“磁悬浮列车轨道梁机加工”、“CAE仿真在手机环境试验中的实现”等30余篇。申请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
丁文江
丁文江,195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共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镁合金开发应用及产业化”专家,总装备部国防安全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面向未来武器装备的高性能镁合金基础研究”技术首席,中国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
潘君骅
潘君骅,男,1930年10月生,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60年获苏联科学院普尔科沃天文台副博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苏州大学现代光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潘院士50年代后期提出大望远镜二次凸面副镜新的检验方法,并实际应用于苏联6米望远镜和我国60厘米望远镜及2.16米望远镜的副镜检验;60年代至70年代,在研制我国大型靶场光学设备的过程中发明了一套重要的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解决了各种光学非球面加工的关键技术难题。他主持完成的我国和远东最大的2.16米光学天文望远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几年还研制了多种特殊非球面光学仪器和设备,发表了科研论文数十篇,出版专著1部
-
吕跃广
吕跃广。1980年考入武汉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总参张家口通信学院任教,1990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08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总参谋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2013年被聘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双聘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场和光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目标识别与数据融合技术,为我国国防建设、科学研究、人才教育做出了卓越贡献。
-
于中赤
于中赤,东北工业集团董事长,曾任哈尔滨建成机械厂副厂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企业的液化石油气缸车系列产品实施产品和市场两个开发一起抓,二年多开发40多个品种,其中大型拖缸车成为中国最大车种之一,同时实施低成本扩张,产品市场占有率、销售额均名列前茅。同国外,国内汽车生产厂家进行联合,大大减少资金占用,增加了竞争力,积极推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机制转换工作,在经营中实行目标成本法,降低内部成本,保证市场优势价格,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主要著述:论文《兵工企业应积极探讨公有制的多种形式》、《依托三大公司优势逐步建立营销代理制》。现任吉林东光集团总经理兼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