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光磊
金光磊,就职于易果生鲜,现任创始人一职。金光磊2016年10月21日,金光磊受邀参加了由亿欧在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C座主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物流高峰论坛》
-
方毅钦
方毅钦,就职于标致雪铁龙,现任CAE经理一职。方毅钦2016年09月28日,方毅钦受邀参加了由伦敦商业会议集团在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主办的《2016年第三届全球汽车轻量化材料交流会》
-
邵丹薇
邵丹薇,就职于万邦新能源,现任董事长一职。邵丹薇2016年12月16日,邵丹薇受邀参加了由第一电动网在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主办的《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7)》
-
缪文泉
缪文泉,就职于上海新能源汽车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任常务副主任一职。缪文泉2016年12月16日,缪文泉受邀参加了由第一电动网在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主办的《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7)》
-
李广涛
李广涛,就职于东风日产启辰,现任事业部副部长一职。李广涛2016年12月16日,李广涛受邀参加了由第一电动网在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主办的《第七届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GNEV7)》
-
姜超峰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储股份,600787)监事会主席,高级经济师,仓储物流专家。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北京交通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物流仲裁员、物流企业等级评审委员、国际道路运输组织IRU中国事务组成员,中国国际物流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物流大讲堂特聘教授。曾任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现任中国城市物流研究中心主任。
-
李竑
李竑,集团总裁,负责制定集团战略规划,主持全面工作。李竑表示,运通汽车集团始创于上世纪80年代,30年来致力于汽车行业的发展,现已形成拥有全球13家汽车品牌授权,全国50多家汽车经销店,员工规模超过5000人,近250000名忠诚客户的集团化企业。运通汽车集团在2013年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名列15位,2014年集团高端品牌所占比例在全国行业中名列前茅。
-
刘卡丁
刘卡丁,男,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规划师,家住建部安全质量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政务、商务决策系统特聘专家;国家住建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防排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特聘专家看,中国岩土工程学会理事。一直从事国家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勘察、设计工作,先后获得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咨询师职业资格。1992年赴日本东京进修工程项目管理,先后担任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地铁处副总工程师、副处长、处长、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院长、中铁二院院长助理;1999年任深圳地铁公司副总工程师;2004年5月任深圳地铁三号线投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12年任深圳市地铁集团首席规划师。2008年分别任西南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深圳大学兼职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
曹东璞
曹东璞,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驾驶员认知与自动驾驶实验室主任,博导,中科院自动化所客座研究员。在汽车动力学与控制,自动驾驶与平行驾驶领域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合编1本英文专著及1项美国专利,获2010ASMEAVTT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和2012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ArchT.ColwellMeritAward。近5年作为项目总负责人,在研自动驾驶项目从英国自然基金、欧盟地平线2020等获超过300万英镑资助。目前担任IEEETransonVehicularTechnology,IEEETranson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IEEETransonIndustrialElectronics,ASMEJournalofDynamicSystems,Measurement,andControl,IEEE/CAAJournalofAutomaticaSinica,IntlJofVehicleDesign等国际期刊副主编,IEEETransonSMC:Systems,IEEE/ASMETransonMechatronics,IEEETransonHuman-MachineSystems,VehicleSystemDynamics等国际期刊客座主编,《机械工程学报》和《汽车工程学报英文版JAI》编委,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汽车动力学国际标准委员会投票委员。
-
迈克·哈曼 (Mike Harman)
迈克·哈曼(MikeHarman),康迈公司全球销售副总裁。康迈公司全球销售副总裁迈克·哈曼认为,中国物流现在面临的变化和美国过去15-20年中的变化相似,如快速的城镇化,以及政府制定政策推动,更加关注消费者经济,这些因素都会改变着中国的货运方式。未来,卡车会有更多的长途运输,速度更高,这对卡车的品质带来新挑战,大马力、更高燃油经济性和更可靠的零部件,更低成本成为客户更关注的因素。总之,最终目的就是减少卡车的停运时间,最大化的实现设备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