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成
天体物理学家。首先系统掌握与运用非局部热动平衡理论并发展了整套的实用计算方法和程序,在太阳活动体结构和大气模型、耀斑谱线不对称性和速度场、耀斑动力学模型和光谱诊断等研究中获重要成果,主持设计和研制了我国第一座太阳塔,创建了太阳塔实验室。1938年8月生于云南昆明。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封东来
实验凝聚态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凝聚态体系微观机理的实验研究。1972年10月出生于江苏盐城。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6年获该校硕士学位,2001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202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方忠
凝聚态物理学家,主要从事于计算凝聚态物理研究。1970年7月出生于湖北。1991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物理系,1996年获该校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高鸿钧
凝聚态物理学家,主要从事纳米量子系统的构造、组装和结构与物性调控研究。1963年8月生于安徽省怀远县。1994年获北京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甘子钊
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固体物理和激光物理研究。1938年4月生于广东信宜。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于北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葛墨林
理论物理学家,早期从事基本粒子理论、广义相对论研究,之后长期集中研究杨—密尔斯场的可积性及其无穷维代数结构、杨—巴克斯特系统、量子群(包括量子代数及Yangian)及其物理效应与应用和处理量子模型的新方法等。1938年12月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1965年于兰州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高原宁
粒子物理学家。主要从事高能对撞机上的粒子物理实验研究。1963年4月生于辽宁省大连市。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获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并获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龚昌德
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的理论研究。1932年7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郭柏灵
数学家,主要从事非线性发展方程及其无穷维动力系统研究。1936年10月生于福建龙岩。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龚新高
计算凝聚态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凝聚态体系结构、电子结构和计算方法发展研究。1962年6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县。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物理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85年和1993年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先后获硕士与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