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强
李强,就职于神华国能山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任技术中心节能减排项目部经理一职。李强2016年03月09日,李强受邀参加了由中国电力科技网主办的《第一届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技术交流会》
-
蒋坚
蒋坚,就职于上虞神州仪表有限公司,现任总经理一职。蒋坚2015年11月27日,蒋坚受邀参加了由中国仪表功能材料行业协会主办的《2015新材料产业发展(无锡)高峰论坛》
-
吴其林
吴其林,就职于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现任副总设计师一职。吴其林2016年03月09日,吴其林受邀参加了由中国电力科技网主办的《第一届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技术交流会》
-
鲁继青
鲁继青,就职于浙江师范大学,现任教授一职。鲁继青2015年07月19日,鲁继青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在蜀山区东流路888号主办的《第15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
任心欣
任心欣,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工,四川雅安人,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2005年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现为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低影响开发研究中心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海绵城市建设指导团专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海绵城市实践经验,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长期致力于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和推广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的十余个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市级科学技术奖或优秀城乡规划奖,其中“城市规划低影响开发技术指引、导则等机制研究项目群”项目获得2015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综合规划》、《前海合作区水系统规划》分获2013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奖一、二等奖。2010年起,担任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综合示范与评估课题(2010ZX07320-003)”副组长;参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主持或参编了《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光明新区建设项目低影响开发规划设计导则》,《低影响开发技术规范》(SZDB/Z145-2015)等技术规范。
-
刘钦甫
刘钦甫,就职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任教授一职。刘钦甫2015年07月29日,刘钦甫受邀参加了由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矿物加工利用技术专业委员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主办的《第十六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与利用技术交流会》
-
郝培钢
郝培钢,就职于太原钢铁有限公司,现任研究室高级经济师一职。郝培钢2015年06月10日,郝培钢受邀参加了《2015第八届中国国际镍业及下游产业高峰论坛》
-
蒋惠亮
蒋惠亮,就职于江南大学,现任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授一职。蒋惠亮2015年06月15日,蒋惠亮受邀参加了《第七届中马油脂化工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油脂化工行业年会》
-
柴天佑
柴天佑,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及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1996-1999),任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并应用于20万千瓦国产机组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和进口30万千瓦发电机组的机炉协调系统等工业过程,取得显著应用成效。提出以生产指标为目标的复杂工业过程优化控制方法,并主持研制了选矿过程优化控制技术和金矿企业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于企业,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部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七项。200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和2003年辽宁省科技功勋奖。柴天佑教授长期以来从事智能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过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基础和工程技术的研究,先后主持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863高技术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以及企业重大自动化工程等30余项科研项目,取得多项创新性成果,产生显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
聂永丰
聂永丰,就职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现任教授一职。聂永丰2015年12月18日,聂永丰受邀参加了由E20环境平台在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号主办的《2015第九届固废战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