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贺军
李贺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为材料学院院长,国家自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超高温结构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教育部科技委材料学部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进碳/碳复合材料、纸基摩擦材料、纳米材料和液固挤压成形等方面的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7项。曾先后获陕西省“三五人才”、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三秦”学者等荣誉称号。
-
徐亲民
徐亲民,男,江西南丰人,1944年1月生,1964年以全优成绩毕业于江西轻工业学院,同年人华北制药厂,1999年调入河北科技大学,曾任华北制药集团抗生素研究所发酵工程室主任、日本国北里研究所留学研究员、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国家医药管理局生物技术专家委员
-
田 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刘敦楠
刘敦楠:1979年7月生,博士后,副教授。199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师从卢强院士完成博士后研究。现工作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负责人,电力经济管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电力市场及电力调度领域专家;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能源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起草组成员;国家能源局新电改解读本起草组成员。刘敦楠研究方向为电力市场和电力系统经济运行。能源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起草组成员,国家能源局新电改解读本起草组成员。荣获科技进步奖省部级5项,地市级3项,校级一等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1项,参与1项;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外权威期刊以及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20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受理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自主开发调度/交易系统系列成果应用于7个省份。教学:校级教学一等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参与1项;省级精品课参与1项。
-
孙传尧
孙传尧,就职于中国工程院,现任院士一职。孙传尧2015年08月12日,孙传尧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在青山区民族东路66号主办的《2015第二届全国低品位矿高效开发利用技术交流会》2016年06月22日,孙传尧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长虹西道889号主办的《2016第三届全国低品位矿采选技术交流会》
-
陈彦成
-陈彦成,豐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参加了2016复合材料创新应用高峰论坛并参与了演讲。会议背景:荣格复合材料应用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共汇聚了近千位业内人士的积极参与,成功地打造了复合材料行业技术交流的高端平台。第九届“2016复合材料创新应用高峰论坛”将于2016年9月22-23日在上海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将进一步扩大会议规模,深度探讨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风电能源、航空航天、基础建设、船舶游艇以及运动休闲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外,另外将新增电子电气及生活用品领域的创新应用实例。届时来自原材料、机械设备、代工企业、用户企业等的精英将齐聚一堂,并在现场提供“创新产品发布区”活动。加强复合材料生产商与用户间的合作与交流。
-
文国庆
-
-
陈军
陈军,南开大学“专业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从事无机材料与能源化学及高能电池的研究,针对氢、锂、镁等无机材料的化学能/电能储存与转化所存在的反应活性低、动力学缓慢、物质输运和电荷传递受限等科学与技术难题,带领团队开展能量高效储存与转化探索研究,通过化学、纳米和能源的交叉学科研究,探索使用新材料,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与能量储存密度,并从这两个方面优化电池效能;在Nat.Chem.,Chem.Soc.Rev.,Acc.Chem.Res.,Coord.Chem.Rev.,Angew.Chem.Int.Ed.,JACS,Adv.Mater.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420次,获发明专利授权12项,编写《能源化学》、《化学电源:原理、技术与应用》等,为新能源电池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获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1完成人)。
-
周建平
-2003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任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总工程师;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任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任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2013年8月至今,任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国电建集团西藏高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孙培龙
-浙江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其中1988-1991年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2007年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5年美国瑞斯理工学院(RensselaerPolytechnicInstitute)Heparin实验室访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