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良菁
女,1972年2月生,籍贯上海市,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9-1999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先后取得学前教育专业学士学位、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和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9年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期间(2002-2003年)曾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慕尼黑国立学前教育研究所和柏林自由大学社会教育与幼儿教育学系访学进修。2005-2009年,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基本理论教研室主任。2007年2月曾受香港教育统筹局邀请,对于制订“香港学前机构质素评核标准”提供为期14天的研究咨询。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评价。先后独立主持的省部级科研项目有:“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评估体系的先导研究”(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2004年)、“基于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幼儿园教育质量鉴定体系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2005年度重点项目)和“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幼儿成长档案评价的实践体系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重点课题)。曾受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处委托(2006年),主持“上海市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评价体系研制”的项目,主编的“幼儿园教师成长手册”在上海市第一次幼儿园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为五大文件之一下发。目前还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承担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研究”中“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现状评估研究”的任务。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学前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科研》、《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十余篇论文,另参编过若干高校教材、论文集,发表过英文和德文译著、译文。
-
程晓明
现任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
-
梁万珍
梁万珍(WanZhenLiang)教授,来自厦门大学化学系的闽江特聘教授。梁万珍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发展快速的分子量子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复杂大分子体系的动力学特性及化学反应机理及动力学。在Q-Chem中梁万珍教授的研究组完成了TDDFT能量的二阶解析微分的程序实现。梁万珍教授于200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并于200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梁万珍教授1965年出生于四川仪陇,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理学硕士学位,后在兰州交通大学任教,主要从事大学普通物理教学,历任助教,讲师和副教授。1997年9月进入香港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3月获香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3月至2003年8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化学系和化学工程系做博士后。2003年9月开始任职于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和合肥微尺度物理科学国家实验室,职称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发展和应用快速的第一性原理的量子力学理论和新颖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复杂大分子体系的物理特性和化学反应机理。
-
倪传荣
原北京教育学院院长、研究员。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组长等职。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国家教委级重点课题:《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实验》。
-
刘长宽
刘长宽,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秘书长, 刘长宽秘书长介绍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于1979年11月16日成立,现有个人会员约6000余人,团体会员115个,比5年前增长了近80%。下设专业委员会11个。刘长宽秘书长表示分会自成立以来,在上级学会和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挂靠单位和各团体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及广大会员积极热情的参与下,为推动我国分析仪器事业的发展、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和政、产、学、研、用之间的有机结合,起到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
叶翠微
叶翠微,就职于杭州二中,现任校长一职。叶翠微2015年05月15日,叶翠微受邀参加了由郑州市教育学会在南三环与紫荊山路交叉口南600米主办的《“教育•中国”第六届全国校长峰会》
-
Claudia Giudici
ClaudiaGiudici,就职于意大利瑞吉欧教育机构,现任主席一职。ClaudiaGiudici2017年03月09日,ClaudiaGiudici受邀参加了由上海鹏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浦东区龙阳路2345号主办的《2017年上海国际幼教年会(SIEC)》
-
吴斌
吴斌,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通信软件工程中心教授,1969年11月生,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获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博士。在国内核心刊物及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学术论文10余篇。
-
李白
李白,就职于百看早教创始人,现任CEO一职。李白2017年03月09日,李白受邀参加了由上海鹏裕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浦东区龙阳路2345号主办的《2017年上海国际幼教年会(SIEC)》
-
邓建松
邓建松,山东威海人,1989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习(五年制),1993年提前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被保送攻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方向的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博士学位论文:CAGD中分片代数曲面的研究 导师:冯玉瑜教授常庚哲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英国博士后导师:AlanA.Ball,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工作简历:1998年留校工作至今,曾先后到香港科技大学的CAD/CAM中心(半年),英国伯明翰大学AlanA.Ball主持的几何建模小组(2年)访问工作。现为教授。主要从事几何造型方面的研究。邓建松,山东威海人,1989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习(五年制),1993年提前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被保送攻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方向的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博士学位论文:CAGD中分片代数曲面的研究 研究工作简历:1998年留校工作至今,曾先后到香港科技大学的CAD/CAM中心(半年),英国伯明翰大学AlanA.Ball主持的几何建模小组(2年)访问工作。现为教授。主要从事几何造型方面的研究。奖项:邓建松,山东威海人,1989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习(五年制),1993年提前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被保送攻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方向的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博士学位论文:CAGD中分片代数曲面的研究导师:冯玉瑜教授常庚哲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英国博士后导师:AlanA.Ball,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工作简历:1998年留校工作至今,曾先后到香港科技大学的CAD/CAM中心(半年),英国伯明翰大学AlanA.Ball主持的几何建模小组(2年)访问工作。现为教授。主要从事几何造型方面的研究。 邓建松,山东威海人,1989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本科学习(五年制),1993年提前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被保送攻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方向的博士学位。1998年毕业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至今。博士学位论文:CAGD中分片代数曲面的研 导师:冯玉瑜教授常庚哲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英国博士后导师:AlanA.Ball,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工作简历:1998年留校工作至今,曾先后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