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志飞
戴志飞: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于中科院理化所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先后前往日本、德国和美国工作。2005年被哈工大生命科学院引进回国,2012年加盟北大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在分子影像、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和纳米医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成功开发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造影剂;研制了载药量高达33%以上的卟啉纳米探针,实现了高浓度局部给药与荧光/磁共振双模态成像引导下的癌症光动力治疗。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主著《仿生膜材料与技术》(科学出版社,2010年),主编【AdvancesinNanotheranostics】(上下卷,Springer,2016)。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大会特邀发言,多次组织学术会议。现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光子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超声装备协会常务委员,中国超声分子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声学学会委员,以及【BioconjugateChem】、【Theranostics】、【JInterdiscipNanomed】、【IETNanobiotechnology】、《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和《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等期刊编委。
-
屈文生
屈文生,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翻译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外语学院副院长。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专业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上海市“曙光学者”。校重点学科翻译学科带头人,外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翻译研究所负责人。兼任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译协理事、中国英汉语对比研究会理事、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上海法学会外国法与比较法学会理事、法律英语证书(LEC)全国统一考试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地方性法规规章英文译审专家、《上海翻译》编委。“华政杯”全国法律翻译大赛项目的主要策划人和组织者。主讲的《英汉—汉英法律翻译》获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曾获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第十四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奖、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史、法律史、法律翻译、辞书史以及法律英语教学与测试。
-
孙毅
-
-
李德毅
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泰县(现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指挥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1944年出生于江苏省。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指挥和控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参加了多项电子信息系统重大工程的研制和开发;最早提出“控制流—数据流”图对理论和一整套用逻辑语言实现的方法;证明了关系数据库模式和谓词逻辑的对等性;提出云模型、云变换、云推理、云控制等方法用于不确定性认知和云计算,在智能控制“三级倒立摆动平衡”实验和智能驾驶中取得显著成效。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得10项发明专利,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中文著作5本、英文专著3本。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1967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海里奥特·瓦特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
-
林鑫华
-
-
奚利强
奚利强,就职于中国工商银行,现任杭州金融研修院网络大学运管中心总经理一职。奚利强2015年04月02日,奚利强受邀参加了由中教新媒在大钟寺东路9号主办的《2015第三届中国E-Learning行业大会》
-
由佳
由佳,就职于南京河海大学,现任幼儿园骨干教师一职。由佳2015年03月28日,由佳受邀参加了《2015(第二届)当代幼儿园教师成长高峰论坛》
-
柳倩
柳倩,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现任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一职。柳倩2015年03月25日,柳倩受邀参加了《2015“PCK与现代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研讨会》
-
兰珊德
兰珊德,就职于米兰国立大学,现任教授,语言与文化国际交流系主任一职。兰珊德2015年05月23日,兰珊德受邀参加了《2015年第四届汉语国别化教材国际研讨会》
-
Patricia Pope
PatriciaPope,就职于IB国际文凭组织中担任研讨会,现任培训导师一职。PatriciaPope2018年06月28日,PatriciaPope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国际幼教年会组委会在杭州市江干区艮山西路102号主办的《2018园长成长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