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姒亭佑
姒亭佑,就职于富煜投资,现任董事总经理一职。姒亭佑2015-01-1508:00:00,姒亭佑受邀参加了《2015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与资本论坛》2015-11-2108:00:00,姒亭佑受邀参加了由贝壳社在长江南路336号主办的《医疗器械创新高峰论坛暨Bio4P中国医健创客大会》2015-10-3108:00:00,姒亭佑受邀参加了由中国蛋白药物质量联盟在富阳江滨西大道56号主办的《2015中国蛋白药质量与技术创新研讨会II》2016-11-1908:00:00,姒亭佑受邀参加了由贝壳社在长江南路336号主办的《Bio4P2016精准医疗创新论坛暨第六届中国医健创业者大会》2015-06-2708:00:00,姒亭佑受邀参加了由浙江省智慧健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长江南路336号主办的《2015第四届Bio4P国际高峰论坛-精准医疗与智慧健康》2017-11-2308:00:00,姒亭佑受邀参加了由贝壳社在杭州滨江区长江南路336号,近白马湖路。主办的《2017中国精准医疗产业领袖峰会暨第七届Bio4P中国医健创新创业大会》
-
王建六
王建六,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主任医师。擅长治疗妇科疾病尤其是妇科肿瘤子宫肌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河南省医学卫生科技成果奖三项,1997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优秀科技人才,199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教师奖研究类)。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中青年医师,2008、2010年被评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师德先进个人。2009年获北京大学奖教金(方正奖)等。2012年获第十三届“吴杨奖”
-
姚君弘
他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姚正平(已故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学校教授)学习中医,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曾先后在北京中医医院(主治医师)、北京中医学校(现名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工作,且于1988~1995年间在中国针灸学会北京分会工作,1995年至今在日本东京都八王子市骨骼关节研究会、中国整体院从事中医按摩推拿工作。
-
韩忠朝
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原所院长,教育部专业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主任。
-
王学刚
王学刚,贝壳社创始合伙人。贝壳社是国内首个专注医疗健康资源对接的创业社群,齐聚创业导师、投资人、医生、行业大咖和创业者,解决找技术、找人才、找资金和找市场的难题!
-
姚克
姚克,男,浙江杭州人,1970年4月参加工作,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曾任政协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个人职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附属二院眼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全国白内障学组组长亚太白内障和屈光手术学会(APACRS)副主席浙江省医师协会会长浙江省科协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2017年3月,姚克同志辞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浙江省委员会副主席职务。个人荣誉著名眼科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佳医学科技之星全国“大医精诚”先进个人全国医德标兵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浙江大学“三育人”标兵人物成就对眼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白内障、青光眼、屈光不正等研究有较高的造诣,擅长白内障人工晶体、青光眼、角膜移植等眼前段手术。曾在瑞士巴塞尔大学眼科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在美国进修。发表学术论文327篇,其中SCI收录131篇,获5项国家发明专利,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十一五及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和国家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30余项。以第一获奖人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余项省科技重大贡献奖等省部级奖和瑞士眼科Alfred-Vogt奖。
-
张强
张强,Dr.Smile(Smile医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中国首家血管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医生集团(禾新)临床基地首席血管外科专家、北京和睦家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首席血管专家。上海市创面修复研究中心(血管外科临床基地)主任,上海市委民建医卫委员会副主任,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曾荣获“市十佳医卫青年”、“五四青年奖章”、“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临床血管外科学》编委、《现代周围血管外科手术学》编委、《VascularSurgery,Rutherford》中文版编委、《中华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专家、《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编委、上海司法局医患纠纷协调专家、中华医学会血管和组织工程学会委员。
-
黄宇光
黄宇光,北京协和医院麻醉学教授,男,1960年7月4日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83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本科,1985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96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及北京医学会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常务理事,国际麻醉药理学会(ISAP)秘书、常务理事(BoardofDirectors),世界疼痛临床医师学会(WorldSocietyofPainClinicians,WSPC)理事。长期从事麻醉学专业工作,在临床麻醉工作中熟练实施临床各种疑难重症的麻醉,独立处理临床麻醉意外和疑难问题的能力较强,临床经验丰富。多次成功救治重危病人。擅长手术后急性疼痛和肿瘤等慢性疼痛的临床规范化治疗。先后在国内率先开展或引进多项临床麻醉、镇痛及监测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在国内推广。对重证肌无力(MG)病人麻醉处理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6年率先在国内探讨摸索出肌松药用于MG病人的安全有效剂量,打破了既往教科书上惟恐术后呼吸抑制而禁忌使用肌松药的传统观念,并总结出MG病人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危险性的评判方法,为MG病人术后呼吸支持的必要性提供了预测的依据。1994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并积极倡导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明显提高了术后病人疼痛的临床治疗水平。2008年,黄宇光主任继2006年首次当选ISAP常务理事之后成功连任,再次当选为国际麻醉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并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
张鸿声
现任同济大学转化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学会组织生物样本库分会委员。于2000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获得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纽约的康奈尔大学医学院(WeillMedicalCollegeofCornellUniversity)和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从事遗传和肿瘤方面的研究。
-
马洁
马洁,北京医院生物治疗中心主任,该中心是由北京医院成立,致力于将免疫治疗、再生医学等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临床转化、应用于病人治疗。中心重点关注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研究。其中,基础研究主要聚焦在炎症与肿瘤的相关性以及肿瘤的微环境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