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为远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中华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北京妇产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编委。
-
林平光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总干事,南开大学行为医学中心学术顾问,中国残联智力残疾人及亲友联合会顾问委员会委员,儿童发育行为障碍数字化干预体系创始人。
-
周代星
周代星总经理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演讲题目:高通量检测技术在遗传疾病和肿瘤检测上的应用周代星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CEO致辞人类的发展史是一幅与磨难抗争的长卷。环境的恶化、病毒的感染、食物的匮乏,让生命在坚守中不断调整自我,适应自然。那些始终被坚守的生命法则和不断调整的进化符号被印刻在基因组里,代代相传。基因组,这本记录了生命脆弱和坚强的天书,指导着每个生命的健康延展。准确诠释这份由30亿对碱基组成的“基因组信息”,不仅能让我们认识自己先天的不足,在日常生活中避重就轻,还能帮助人类在对抗疾病时知己知彼,给生命提供更加准确的健康指导,生活会因此更加美好。这是我们聚集在贝瑞基因的初衷。我们将为实现这份理想而倾尽全力!signture-仅签名CEO简介周代星,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学士,美国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UniversityofMarylandatBaltimore)博士,美国杜克大学(DukeUniversity)博士后,现任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EO。周代星十多年来为国内外科研和医学领域的专家提供大量专业、完善的解决方案,为新一代测序技术在亚太日本区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周代星是国际上新一代测序技术和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的先驱者之一。他自2002年加入美国LynxTherapeutics公司后,一直从事新一代测序仪的研发、应用、市场化工作。在Lynx公司时(2002至2004),周代星作为核心团队的一员,提出了平面DNA放大技术(后来衍生为Illumina测序技术中的簇生成(Clustering)技术)并加以连接测序(SequencingbyLigation)的策略。该策略促使Lynx和英国的Solexa公司合并。周代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用短序列作ChIPSEQ,表达谱,denovo测序等技术的人员之一,为后来Solexa技术的推广奠定了基础。2007至2008间,在就任Illumina公司亚太日本区测序技术负责人时,周代星积极寻找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仪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并首次提出用高通量测序检测母体血浆中游离DNA的方法来断定胚胎是否为21号染色体三体。该技术是20多年来基因组学首个真正意义上能够进入临床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突破。周代星,是最早将无创产前检测技术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又被称作“中国无创检测第一人”。
-
乐卫东
乐卫东教授系国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著名的神经病学家周孝达教授和神经药理学家金国章院士培养的首批神经病学博士,进行帕金森病的临床和神经药理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乐卫东教授从事多巴胺神经发育、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帕金森病的基因突变。(2)多巴胺神经干细胞和多巴胺细胞株的制备;(3)Nurr1基因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4)帕金森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5)以及β淀粉样多肽损伤脑内神经元的分子生物学机制(6)阿尔茨海默病免疫治疗等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
-
赵俊
赵俊,现任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男,1962年8月生,汉族,江苏南京人,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教授、研究员,198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拟任省属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分管:科技工作(临床医学研究院、临床药理基地、科技处)、信息工作(信息处)、红十字会工作、杂志社。
-
王建安
王建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先生是浙江省心血管病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擅长各种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治,对各种疑难危重心血管疾病有很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在浙江省内较早全面开展心血管疾病的经导管介入性诊治工作,现为浙江省内最有经验、技术最全面的心脏介入医生之一,擅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旋切/旋磨术、肾动脉及其他周围血管病变的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血管内放射治疗术、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经皮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先天性分流性心脏病Amplatzer伞封堵术、埋藏式起搏器植入术、自动除颤器植入术等。王建安先生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将MSC移植应用于临床,到目前为止,近百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接受了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
韩光曙
1892年,美籍加拿大人马林博士来到南京创立了南京第一家西医院——鼓楼医院。123年来,鼓楼医院已从当年的小诊所成长为一家集科、教、研于一体,病床2500张,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和专科9个,日均门诊1万人次以上的“医疗航母”。韩光曙教授是这艘“医疗航母”的第21任掌舵者。同时,他还是南京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医疗质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医员,南京市医院协会医疗质量专业委员会主任医员,国家卫计委等级医院评审专家,南京市政协常委。他是我国医疗质量系统管理、医院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先后三次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
-
贺小琼
贺小琼,昆明医科大学教授,昆明医科大学(KunmingMedicalUniversity),简称昆医大,云南省最大的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高等医学院校。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昆明医科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2012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批,学校正式由昆明医学院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
-
董坚
董坚,就职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现任教授一职。董坚2018年03月30日,董坚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国际精准医疗和基因检测大会》2018年03月30日,董坚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国际肿瘤免疫治疗大会》2018年03月30日,董坚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海淀区板井路69号主办的《2018国际疫苗大会》2018年03月30日,董坚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主办的《2018国际抗体大会》2018年03月30日,董坚受邀参加了由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在北京石景山区石景山路甲18号1号楼主办的《2018第二届国际生物治疗大会暨展览会》
-
孟宪生
孟宪生,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院长,辽宁省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科学研究,在研究中首次提出了中医证是体内部分变化的内源性物质组理论,及从整体到组分再到整体的创新中药研究思路。同时,建立了基于复杂体系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基于药效的中药组分筛选、配伍关系研究,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药药理作用网络构建研究,基于微流控人体仿生芯片中药组分配伍与新药体外高通量筛选研究4大科学体系,为中药复方现代研究中关键科学和共性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探索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