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兴超
龙兴超,成都天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主任,全国中药材行业信息服务与电子商务交易第一平台创始人,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样板模式打造者。他所创新推出的“中药材天地网”和“中药材买卖通”,改变了该行业延续千年的传统交易模式,在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汇聚于公司的优秀专业团队和全体同仁,通过不懈的努力,推动了中药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让中药材行业驶入一个信息高度透明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时代。
-
万海英
万海英,女,教授、主任技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主任。现任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检验医学专科委员会常委及管理学组组长、上海医学检验杂志编委会常务编委、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会理事、上海市临检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曾就读法国卢昂大学,获生物学、血液学博士。回国后长期从事血栓与止血、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以及检验医学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
陈楠
-
-
张金艳
张金艳,河北省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技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检验系教研室副主任、临床微生物学教研组组长。1990年张家口医学院检验系毕业,分配到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检验科工作。2004年河北医科大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河北省免疫学会理事、河北省免疫学会临床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协会常务理事、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消毒与医院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石家庄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河北省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库专家。
-
李艳
李艳,湖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1961年2月生,1997年获日本金泽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武汉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临床检验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检验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微生物学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微循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微循环学杂志》主编。从事临床检验事业20余年,尤其擅长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病毒学检验,研究方向为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在心血管疾病和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方面颇有建树。在临床免疫病毒学领域有着较高的造诣,在学科的科学管理上独具匠心,已成为医学检验界具有名望的中青年专家。在国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篇,在国内发表论文62篇(主要刊登于国家核心源期刊),现主持科研课题4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主编著作4部,副主编著作2部。
-
梁国威
梁国威,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主任医师, 1991年毕业于北华大学医学检验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同期在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参加工作。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专业特长为临床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代谢性疾病的生化和分子诊断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共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一项科研课题获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获奖证号:1999GFJ2077);一项研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201110221646.9)。主编或副主编专著3部,分别是《检验与临床-床边快速诊断》(获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证书)、“临床检验装备大全”第三卷《试剂与耗材》和第四卷《即时即地检验》;主译并出版了美国第八版《实验室检验和诊断手册》(Laboratoryanddiagnostictests)。完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医疗卫生科研项目2项,航天中心医院资助课题5项,目前承担航天中心医院资助课题1项。
-
曹永彤
曹永彤,男,血液中心主任医师,现任中日友好医院检验科主任、输血科主任。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医务处副处长。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输血科医师分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医学检验专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朝阳区病案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朝阳区输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习工作经历:199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六年制),1993年获得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4月--1998年4月,赴日本大阪国立循环器病中心研修;2010年10月--2010年11月,赴美国格兰谷大学医学中心研修;2011年9月--2011年10月,赴日本东京国际医疗中心研修。
-
阿肖克·康特
阿肖克·康特,1955年出生,曾任印度驻中国香港、澳门总领事,2014年1月6日出任印度驻华大使。阿肖克·康特先生于2014年1月6日起接任印度驻中国大使一职。1997年前,他曾分别在印度驻新加坡、中国和美国的代表团任职,并曾在印度外交部负责印度与中国、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关系事务。2000年至2003年,康特先生任印度驻中国香港和澳门总领事。2003年至2007年,康特先生任印度外交部东亚司司长,在印度与该地区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的关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于明安
于明安,男,中日友好医院介入超声中心副主任医师,解放军总医院的博士和博士后,现为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学会常委,海医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介入超声学组常委,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1995年毕业以来,先后从事过传统放射诊断、超声诊断、CT/MRI诊断工作。2008年起,师从中华医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梁萍教授学习介入超声相关技术,并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现每年完成介入手术量2000余台,主要擅长肝癌、肾癌、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肺癌、子宫肌瘤、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同部位囊肿如肝囊肿、肾囊肿、盆腔囊肿的硬化治疗;不同部位脓肿或积液的置管引流;不同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疑难病例的多种影像学综合诊断等。从医以来共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参与编写中英文书籍6部,并获得科研奖励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并多次参与科技部实施的重大课题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明利用高频超声监测婴幼儿钙营养的新技术,首次发明利用影像学评价人体生物力学的方法;在介入超声领域,论文“微波消融肝内胆管细胞癌(SCI)”获2011-2013年度中国介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性甲旁亢的报道,并在国际影像专业最具影响力的“RADIOLOGY”发表微波消融甲旁亢的相关文章。
-
王晓彬
王晓彬,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护士长。毕业于吉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后工作于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一直在临床第一线从事护理工作。在1997年,因医院为加强介入诊疗工作被选派到放射线科导管室工作。2000年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吉林大学合并,医院更名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同年晋级主管护师。2005年任职放射线科副护士长,于2006年晋级为副主任护师,2007年任吉林省放射介入治疗护理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吉林省护理学会理事。2008年任职放射线科护士长至今。2009年任吉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会第一届常委。2011年任吉林省放射介入治疗护理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2015年任吉林省放射介入治疗护理分会第三届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内科分会专家组成员。2016年任中华放射学会放射护理分会委员,中华放射学会放射护理分会介入手术组副组长。共发表文章28篇,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二等奖二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吉林省科技厅项目一项(主要负责人),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第一负责人)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