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锦华
吴锦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受邀参加2017长三角城市群医院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峰会暨国际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高峰论坛,并发表精彩演讲。
-
彭彬
彭彬,诺华制药,肿瘤转化医学中心执行总监,彭博士拥有丰富的领导抗肿瘤药物研发经验,是业界知名的思想领导者。曾任诺华制药公司临床药理部高级研究员,并参与了第一个抗癌靶向药格列卫的研究与开发,包括首次人体试验以及所有临床药理试验。2005年,任GSK肿瘤临床药理部总监,负责公司全球肿瘤临床药理的研发工作。2009年任美国诺华制药肿瘤研发中心全球肿瘤转化医学中心执行总监。彭博士还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美国血液学会多个国际学术组织常任会员。
-
秦永方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财务分会会员,医院成本核算与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者,历任某中医院财务科科长,医院投资公司财务总监,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有35年医院绩效管理实务经验。参与卫生部《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的制定和《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讲座》编审,1994年即发现按照收支结余提取奖金的不足,提出了“标准工作量”的概念,相继主编了《医院成本核算》、《医院财务管理》、《公立医院运营机制改革研究》,《现代医院精细化运营绩效管理实务》等著作,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辅导医院绩效方案一百多家,是知名的“草根”专家。秦老师的“以工作量效能积分为导向的四轮驱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简单易操作,得到广大中小医院的认可。
-
洪明
洪明,就职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现任副研究员一职。洪明2015年10月30日,洪明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2015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2016年01月16日,洪明受邀参加了由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主办的《2015年度深圳市心理咨询行业年度大会》
-
邹英华
邹英华,教授。1989年考入原北医大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于全国一级教授、著名医学专家汪绍训、李松年先生。通过3年的努力其博士课题肝癌的介入治疗研究获北京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和北京青年科技论文奖。1991年-1992年在德国埃森大学医院深造从事介入治疗学研究。回国以来逐渐开展了以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狭窄和颈动脉狭窄为代表的动脉缺血性病变和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为代表的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血管扩张和支架成形技术(又称作腔内血管外科技术)、以及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已经完成全身各部位的介入治疗万余人次,成为国内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承担和参加多项国家863重大课题、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研究课题等。2012年当选为北京医师协会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副主任委员、北方肝癌治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另担任中国抗癌协会介入诊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介入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主编、中华放射杂志等杂志编委等职务。
-
李志賢
李志賢,台湾卫福部灾难医疗队DMAT教官、高级救护技术员、台湾地区卫生应急权威专家;2016-05-20参加了第二届亚太卫生应急战略及能力研究国际大会。会议内容:会议通知随着国际经济和国内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对我国广大居民的身心健康,对人民的生活稳定,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威胁。我国政府也对卫生应急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国际应急管理协会IAEM亚洲分会做为国际性的应急专业协会,积极支持中国卫生应急管理发展。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2011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定于2016年5月20-22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第二届亚太卫生应急战略及能力研究国际大会”。届时国际应急管理协会IAEM亚洲区卫生应急专业委员会将召开第一届扩大会,诚邀更多在卫生应急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专家、学者加入,共同为我国卫生应急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
李新明
李新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留学德国,现任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副院长。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介入心脏病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指导委员会委员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手术队演示专家,中国医师学会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编委会——心血管病学》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高血压杂志》编委,《国际心血管病学杂志》编委,《中国罕少疾病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编委等。
-
熊小明
熊小明,男,副主任医师,大学本科毕业。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成都市中医骨伤专委会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和《中国矫形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从事骨科和创伤外科临床工作二十七年;曾在北京医大学三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重庆医大一医院、二军医大长海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学习,曾到匈牙利、香港等地参加学术交流;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二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各类骨折脱位、骨盆区创伤、颈腰椎疾病、骨科各种痛症脊柱骨病畸形矫治、骨科疑难疾病等。
-
陈扬超
陈扬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院副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员,基因调控与药物研发实验室主任。1997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2000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0至2003年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在读博士生,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完成博士论文,2003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后,返回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包括癌症生物学,非编码RNA,抗癌及抗病毒药物开发。2009年获比尔及美琳达盖茨基金会(TheBill&MelindaGatesFoundation)“探索大挑战”(GrandChallengeExplorations)计划10万美元奖励。以课题负责人身份获得4项香港研究资助局一般研究基金(GeneralResearchFund),3项香港食品与卫生局健康与医学研究基金(HealthandMedicalResearchFund),2项香港创新与技术基金(InnovationandTechnologyFund),1项美国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探索大挑战基金(GrandChallengeExplorationsFund),1项企业资助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1项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以通讯或第一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CancerResearch,Proteomic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以合作作者在JNatlCancerInst,Hepatology,Gut,CancerResearch,MolCellProteomics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已申报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1项,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项。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合作研究奖。是欧洲科学基金﹑意大利卫生部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门大学基金及深圳市科创委基金的课题评审人。是CancerResearch,Oncogene等国际期刊的特约审稿人。
-
张侃音
张侃音,维欧医药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受邀参加2015年11月19日-20日,第五届给药系统与制剂研发亚洲峰会(DDFAsia2015),并发表了精彩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