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中
“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央联系专家。主要从事幽门螺杆菌诊断、耐药性分析、致病机制分析、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分析、防控策略研究,承担幽门螺杆菌菌株库工作;为《Helicobacter》等三份SCI收录杂志及十余份核心期刊杂志编委,《微生物学通报》副主编。
-
贺晶
贺晶,女,1959年10月生,主任医师,产科主任,硕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围产医学和胎儿医学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于产科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难产的诊断和处理。多次组织和指导产科重症、疑难病例、极重危病例的抢救工作,成绩显著。产科各类手术灵巧、麻利,技巧性高,并发症少,医术精湛。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尤其在产科领域的授课、年轻医生与基层医生的培训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深受欢迎。同时,在围产医学等方面有较深研究,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参与著书9部,主持和参加课题10余项,其中荣获浙江省医学科学进步奖2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奖1项。主要学术兼职:全国围产医学学会委员全国产前诊断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妇产科学分会委员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浙江省优生优育协会理事浙江省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杭州市上城区人大代表《实用妇产科杂志》编委《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编委
-
王明军
王明军,博士,深圳市因诺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学医学院特聘研究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核心成员,深圳市2013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肿瘤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孔雀团队核心成员。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免疫学博士,美国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细胞和基因治疗中心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肿瘤抗原的筛选和鉴定;肿瘤免疫治疗;病原微生物抗原的筛选和鉴定;疫苗的开发与应用;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等。
-
周文浩
周文浩,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神经专委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儿科住院医师规培专委会副主委,上海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新生儿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罕见病专委会委员等职。先后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第七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5部。获国家专利3项。培养研究生25名。
-
戴虹
戴虹,男,北京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院名誉教授,中国医师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委员,北京市眼科学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眼科学系教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医院院党委委员。1983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专业,1991年至1993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学习,是国内早期开展玻璃体手术者之一,完成了近万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区增殖膜等手术具有丰富的经验。1999年至2000年在曰本东北大学进行黄斑病专业学习,着重对黄斑病变诊断、治疗和手术,在国内率先或先期开展的黄斑变性早期诊断与视功能监测、黄斑裂孔、黄斑转位手术、自体细胞移植、光动力疗法(PDT)治疗黄斑变性等工作,与国际上同期开展的抗血管生成药(抗VEGF药,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治疗黄斑变性及其它疾病的应用,成为国内首位开展和目前治疗病例数最多的医生。多次负责和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的眼病诊治和手术,曾获中央保健委员会优秀专家称号,是北京医院百年院庆评选的医院十名优秀医生之一。现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中华医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卫生部、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医学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底病杂志等九种杂志编委。
-
高文斌
高文斌,医学学士,心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健康促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委心理咨询服务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
陈春麟
陈春麟,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裁。1986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获药学硕士学位并于1994年毕业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获药理学及毒理学博士学位,中欧商学院EMBA。毕业后从事多年药物的药理、毒理及生物化学研究,在设计心血管药物、抗艾滋和抗癌新药的药代动力学和代谢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2004年初回国创办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现担任上海药理学会药物代谢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上海浦东生物医药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务,同时还受聘为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院客座教授。个人殊荣有:浦东新区“创业人才”奖(200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2007年);上海市领军人才(2009年);上海“归国创业精英奖”(2009年);首批特聘专家(2009年);国务院邀请的北戴河休假专家(2009年);上海市优秀技术带头人(2011年);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突出贡献个人(2011年);获得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2012年);上海高科技园区“最热情药谷人奖”(2013年)。
-
应志涛
应志涛,就职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任副主任医师一职。应志涛2017年11月10日,应志涛受邀参加了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第三届)下一代CAR&TCR-T研讨会》
-
杜青
上海新华医院康复学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物理学与康复学分会全国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闻大翔
-闻大翔,男,1969年3月出生,汉族,籍贯江苏高邮,全日制大学,医学学士,在职研究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93年7月参加工作,200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1969年3月出生,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1997年和2000年分别攻读麻醉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副院长。2017年7月,拟任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11年来共施行各类手术麻醉5000余例,并参加院内各科室危重病人抢救、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心肺脑复苏及疼痛治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承担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生、英文班以及7年制硕士生的大课讲学任务,并承担全国成人继续教育麻醉学讲习班的讲学任务。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麻醉药理特别是肌松药的药理学研究,作为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项目5项,累计科研经费50余万元,2002~200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从事医学科研工作。近5年内已发表论文18篇,参编专著5部。有10余篇论文在上海及全国麻醉学术会议上交流,3篇论文在日本、美国ASA以及欧洲ESA麻醉学术会上交流。先后获得仁济医院“教育先进”、“院优青”、“十佳青年”、“科研骨干人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