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文佩
白文佩,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卫计委四级腔镜培训师。发表SCI论著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著近百篇。专长于妇科,开设中国首项临床医学慕课(MOOC)《更年期综合管理》,首创“更年期综合管理一日门诊”、“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和微创治疗一日病房”,开设“更年期综合管理培训班”、“子宫/输卵管不孕微创治疗和诊断培训班”,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资助。研究方向编辑更年期多学科管理;妇科内分泌;月经病;输卵管和子宫修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创治疗等常见及复杂疾病,妇科肿瘤早诊早治。
-
黄志伟
黄志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专业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003年兰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2008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9到2012年在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LaurieH.Glimcher院士实验室做博士后。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李又欣
任科技部"长效缓控释及靶向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10月,李博士领导开发的利培酮微球注射剂经FDA确认不需再进行临床试验,可在美提交新药申请,成为505(b)(2)产品开发的典范。
-
陆林
陆林,1966年9月生,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专业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
潘宏铭
潘宏铭,男,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肿瘤内科主任医师,肿瘤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97年在美国LomaLinda大学肿瘤中心进修,2008年赴美国MayoClinic肿瘤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国家新药审评专家,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常委,中国肿瘤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兼肿瘤化疗专委会副主委,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
-
杜争鸣
杜争鸣博士,百济神州(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药学部首席总监。在第二届中国国际化学药开发论坛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院客座教授杨悦教授为大家解读了新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对中国医药研发的影响,介绍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事宜,同时也与欧美制度做了比较。
-
李金明
李金明,现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免疫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负责全国医院和血站实验室感染性疾病临床免疫学和PCR检验以及自身抗体免疫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并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为:临床分子诊断方法及质量控制。目前以项目负责人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课题一项。以分课题负责人负责欧盟第六框架计划(FP6)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一项。并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三项。学术兼职有: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国家标准物质委员会委员,中国输血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传染病学组和免疫学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十余部。所主持和主参与的项目分获2001年和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叁等奖。
-
白文佩
白文佩,北京世纪坛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科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卫计委四级腔镜培训师。发表SCI论著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著近百篇。专长于妇科,开设中国首项临床医学慕课(MOOC)《更年期综合管理》,首创“更年期综合管理一日门诊”、“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和微创治疗一日病房”,开设“更年期综合管理培训班”、“子宫/输卵管不孕微创治疗和诊断培训班”,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资助。研究方向编辑更年期多学科管理;妇科内分泌;月经病;输卵管和子宫修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微创治疗等常见及复杂疾病,妇科肿瘤早诊早治。
-
郑磊
郑磊,就职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现任教授一职。郑磊2015年10月13日,郑磊受邀参加了由四川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在遂宁市河东新区五彩缤纷路1068号主办的《2015年川渝两地检验医学高峰论坛》2017年02月24日,郑磊受邀参加了由生物谷在徐汇区肇嘉浜路500号主办的《2017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从实验室到临床》
-
孙奋勇
孙奋勇主任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孙奋勇,男,教授,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7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93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东南大学医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13年10月起在美国纽约曼哈顿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访学。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医学检验科主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主任,主持实验诊断学课程的教学工作。申请人一直专注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与诊疗手段研发方面。在肝癌、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基础研究方面做了成系列的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和学术观点。2009年作为人才引进第十人民医院工作后通过建立一支核心研究队伍,依靠务实的合作网络和多学科交叉平台,全方面开展了肿瘤的基础与转化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论文31篇,包括SCI论文18篇,所有工作都在国内独立完成。总影响因子IF=84.42,他引318次,单次最高他引143次,最高影响因子12分。IF>5的论文有5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主持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973课题(组长)、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卫计委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基金等14个项目的研究工作。2、大学开始受教育经历·1996年-2000年,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博士,导师:顾健人院士·1993年-1996年,东南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研究生,硕士,导师:董维佳教授·1988年-1993年,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士3、研究工作经历·2009年-至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检验科,教授,主任·2000年-2009年,广州暨南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副教授,所长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