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伟
黄志伟,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4月,当选2015年度“专业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2003年兰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2008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2009到2012年在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LaurieH.Glimcher院士实验室做博士后。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吴祖泽
吴祖泽,就职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现任院长一职。吴祖泽2015年12月14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生机饮食分会成立大会筹委会在西湖区省府路9号主办的《生机饮食高峰论坛》2017年04月07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在成都成华区嘉陵江路8号-A,近东三环路五段路口。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生物样本库标准化建设与应用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样本库院长高峰论坛》2016年10月14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生物谷在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华威里28号主办的《2016(第八届)干细胞技术与临床转化论坛》2017年10月19日,吴祖泽受邀参加了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在南区香港中路9号主办的《2017第八届中国医药生物技术论坛》
-
陆林
陆林,1966年9月生,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专业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
-
秦伯益
秦伯益,药理学家。早期从事国防工业毒物的毒理及防治研究。长期从事神经精神系统新药评价工作。主持研究成功神经性毒剂85号复方预防片。预防片中三个新药均为中国创新药物,效价明显高于国外同类药物,发现福定碱对真性胆碱酯酶的可逆性抑制作用,福定碱的综合性能优于氨基甲酸酯类药物。主持研制成功中国批准生产的第一个麻醉性镇痛药盐酸二氢埃托啡。20世纪90年代后从事戒毒药物研究,主持研制成功防复吸辅助药国产盐酸纳曲酮。主编《新药评价概论》,著《漫说科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唯一获准退休院士。
-
李懿
广东香雪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兼CSO
-
钱友存
钱友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细胞生物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0-1996年扬州制药研究所任工程师,1999-2000年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2007年在美国克利夫兰临床基金会(CCF)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任研究职员(researchassociate),研究助理教授(projectstaff),2007年回国,现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钱友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免疫与疾病研究,在CCF期间主要致力于免疫信号转导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在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研究领域,阐明了白介素-1介导的具体信号转导机理,为开发有效靶向药物以治疗炎症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后天获得性免疫研究领域,通过建立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首次阐明Act1是一个具有双重功能的重要信号分子。一方面,Act1负调节CD40和BAFF信号转导及B细胞自身免疫病。另一方面,Act1介导IL-17信号转导以及IL-17引起的T细胞自身免疫病。这些研究对深入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钱友存研究员曾获“国际细胞因子协会(ICS)”博士后奖,“国际干扰素与细胞因子研究协会(ISICR)”青年研究者奖,以及“白血病与淋巴瘤协会”特别科研资助。研究方向:本实验室将通过分子、细胞生物学方法和小鼠疾病动物模型等手段,研究重大炎症相关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病和感染性疾病在内的疾病发病机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白介素17信号转导及其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2)NOD样受体(病原和应激识别受体)在炎症性疾病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
王林元
王林元,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保健食品研究资深专家。“外来植物玛咖中外文献整理及中药药性研究”项目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召开,王林元教授作为本项目课题组负责人,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基于国内外5000余篇玛咖文献进行的科学归类及数据库建立工作,并就玛咖的中药药性提出了项目课题组的建议。
-
李金明
李金明,现为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免疫室主任,研究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负责全国医院和血站实验室感染性疾病临床免疫学和PCR检验以及自身抗体免疫检验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并从事相关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为:临床分子诊断方法及质量控制。目前以项目负责人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课题一项。以分课题负责人负责欧盟第六框架计划(FP6)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一项。并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三项。学术兼职有: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国家标准物质委员会委员,中国输血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传染病学组和免疫学组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委,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在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十余部。所主持和主参与的项目分获2001年和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叁等奖。
-
时占祥
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NIH临床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中华医学会、中华国际医学基金会-临床转化医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秘书长及国际协调负责人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医学科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工作从事神经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工作。后出国学习培训深造,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和布里斯托尔大学(PhD博士学习)、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博士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和美国NIH等学习工作。
-
郑磊
郑磊,就职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现任教授一职。郑磊2015年10月13日,郑磊受邀参加了由四川省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在遂宁市河东新区五彩缤纷路1068号主办的《2015年川渝两地检验医学高峰论坛》2017年02月24日,郑磊受邀参加了由生物谷在徐汇区肇嘉浜路500号主办的《2017外泌体与疾病研讨会:从实验室到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