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玉武
姜玉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92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1998年获医学博士,2003.8~2005.6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HopkinsUniversity,MedicalInstitutes)做博士后研究。目前已在国内核心期刊及国外杂志上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国外杂志30余篇。
-
郜恒骏
郜恒骏,上海分子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医药城生物样本库与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消化内科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样本库分会主任委员。中组部(青年)、教育部专业学者特聘教授等评审专家。十五863消化道肿瘤组织芯片重大项目组长,十一五863胰腺癌基因组重大项目、卫生部肝癌组织芯片分子标记物筛选与验证重大项目、863胃癌易感基因与幽门螺杆菌耐药基因联合检测重点项目组长。十二五《肝癌早期分子诊断与个体化诊疗关键分子群的大样本验证与产业化》重大专项牵头人。申报发明专利50余项。获国家Ⅱ类药证1项。上海市、国家重点新产品各1项。上海市A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2项。获浦东新区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共4项。发表中英文论著150余篇,SCI收录30余篇。利用芯超生物样本库与自主研发组织芯片筛选3000余种抗体。合作开展的研究发表在国外期刊的影响因子达300分。获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组织部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发改委与国资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2国家发改委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先进个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王蕾
王蕾,男,主任医师,1989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201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进入瑞金医院骨科。擅长四肢关节创伤,肩关节外科。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创伤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运动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骨科委员会创伤学组副组长、AO国际内固定协会讲师团成员、中国肩肘协作组常委、美国OTA国际会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国际骨科学杂志常务编委。
-
李朝辉
李朝辉,男,主任医师,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主任;研究生导师。生于1965年,1990年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后一直在解放军总医院眼科工作。主要从事眼显微外科。目前主攻各类复杂眼前段手术;如白内障超声乳化、青光眼、眼前段外伤的结构重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各种原因造成的晶体脱位手术等。已做各类白内障手术5万余例。在白内障基础及临床研究中有独到的特色,曾因《白内障系列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现为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中国老年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白内障及人工晶体学组委员;北京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白内障学组副组长;国家卫计委健康快车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专科医师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在各种刊物上发表文章30余篇。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多次在全国及各省区的学术会议上进行手术直播表演,手术视频曾获全国金奖。三次荣立三等功。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
-
吕帆
吕帆,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亚太区视光学协会(联盟)执行委员,我国首位中美联合培养眼视光学博士。2010年被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视觉科学荣誉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2015年10月任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物经历1986年毕业于温州医学院临床专业;1991年完成眼科学硕士和眼科住院医培训;1993-1994年分别在印度L.V.PrasadEyeHospital、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做访问学者;995-1999年期间定期在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分期做访问学者;2001年完成在美国的临床轮转学习;2002年12月获得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博士学位(OD.);2010年被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视觉科学荣誉博士;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2015年10月任温州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人物荣誉1998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000年温州市第四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0年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五一”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2002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03年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2年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上榜名医。[1]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物成就吕帆教授是我国首位中美联合培养的视光学博士,是我国眼科视光学领域知名学者和领导者之一。她参与创建的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专业将传统的眼科和现代视光学专业相整合,被国际眼视光学界赞誉为眼视光学“中国温州模式”,深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的推崇,在眼视光学教育和医学领域影响深远。 作为眼视光学亚太地区的领导者之一,吕帆教授连续担任亚太区视光学学会执行委员。同时,吕帆教授还担任了中华眼科学会眼视光学组秘书长、卫生部视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美视光学高级人才资源发展战略计划(CORD)中方协调人等职,长期以来,吕帆教授积极致力于视力健康的研究和医疗工作,并为该领域间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鉴于吕帆副校长在眼视光学教育和医疗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授予她2010年度“视觉科学荣誉博士”学位,并邀请她出席该校典礼。任免信息2015年10月24日,
-
杨海波
杨海波,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天津市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兼职:中国心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津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于2017年2月23-26日受邀参加了《2017第三届全国心理服务机构发展模式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心理专家峰会》,并发表精彩演讲。
-
张堃
张堃,男,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业务副院长,创伤骨科学术带头人,学士学位,主任医师,198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中国骨质疏松学会中青年委员,陕西省骨科学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陕西省修复重建外科副主任委员,西安市骨科学会委员。曾在解放军89医院,德国Endo医院,台湾花莲慈济医院,瑞士AO总部进行显微外科、人工关节及骨折内固定等方面的专业访问学习。从事骨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四肢、骨盆、髋臼复杂骨折的治疗和人工髋、膝、肩置换及翻修术,外伤性骨感染的治疗以及四肢皮肤软组织,骨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3项。
-
宋海波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医用临床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
-
庄志刚
现任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1992年师从我国疼痛临床奠基人之一、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文阁教授开展临床疼痛诊疗工作,期间参与《临床疼痛治疗学》第一版的编写工作,1994年客座北京医科大学“中法疼痛诊疗中心”并在韩济生院士的指导下开展疼痛基础与疼痛临床结合的研究工作,1995年获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优秀会员,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陈肖鸣
一直从事小儿外科工作。1987年任儿外科主任,1995年担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暨育英儿童医院副院长,1997年任院长,98年兼医院党委书记,2000年担任温州医学院副院长,兼任附属第二医院院长。2010年兼任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法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年创立浙江省第一家医学司法鉴定中心——温州医学院司法鉴定中心并兼任主任至今,同时担任卫生部内镜专业培训基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