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洪洲
卢洪洲,中共党员。1988年7月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获得主治医师职称,同年9月自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考入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国内著名感染病专家翁心华教授。1996年转入博士阶段的学习,并担任研究生会主席。1999年7月以优异成绩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并分配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工作至今。1999年7月-10月在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参加援藏工作。2000年5月起担任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2001年3月-2002年3月在美国范登堡大学从事分子流行病学博士后研究。2001年10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2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9月至2003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挂职担任院长助理。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担任感染科党支部书记。2004年12月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2005年3月起兼任中心感染科主任。2006年4月破格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2007年1月聘为博士生导师。
-
谢震
谢震,清华大学国家实验室生物信息学部特别研究员,“计划”获得者,2011.12至今,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特别研究员;2010.07-2011.12,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2006.10-2010.07,哈佛大学,FAS系统生物学中心,博士后;
-
魏冬青
魏冬青,男,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与生物统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生物物理学。开发了分子模拟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SAMM,构建了多个数据库;首次从理论上证明了铁电液晶的存在。主持国家863项目:“药物代谢酶SNPs与药物的类药性一体化预测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2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至今发表SCI文章100多篇,主编专著2本,9篇邀请评述文章,参与13篇专著的有关章节编写。
-
冯辉
冯辉,就职于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首席运营官/副总经理一职。冯辉2018年07月06日,冯辉受邀参加了由BMAP在朝阳区三丰北里3号主办的《2018第二届中国国际免疫&基因治疗论坛》2018年05月23日,冯辉受邀参加了由上海市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办公室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27号主办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BIO-FORUM2018》
-
Costas Maranas
CostasMaranas,就职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现任荣誉教授一职。CostasMaranas2018年04月19日,CostasMaranas受邀参加了由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主办的《2018第四届生物药物创新及研发国际研讨会》2018年04月20日,CostasMaranas受邀参加了由BMAP在上海市徐汇区浦北路1号主办的《2018年生物药年度盛会》
-
陈海斌
陈海斌,出生在浙江安吉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98年他和他的团队创立了杭州迪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医疗器械代理业务。2001年8月创办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迪安诊断2011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打造出中国医学诊断外包服务行业第一股,实现了中国医学独立实验室上市“零”的突破,截止2011年12月迪安诊断在全国开设连锁医学独立实验室合计8家。同时,陈海斌也是杭州市西湖区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
鲁峰
鲁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1997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同年考入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2000年获整形外科硕士学位,2004年获第一军医大学博士学位,2005-2006年受卫生部公派日本留学一年,2008-2009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接受博士后培训。在国内外整形美容专业期刊发表论著70余篇。参与或负责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级基金研究10余项。曾获得曾宪梓奖学金一等奖及院士奖学金。
-
张国栋
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赴美留学获得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学位,在美国克拉克森大学(ClarksonUniversity)建立的独立生物纳米传感器实验室与神经光学成像实验室中从事多年的动物模型在体生物化学信号传感研究,于2010回国后一直从事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的研发工作。在代谢系统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缺血性脑中风等人类疾病的灵长类动物疾病模型的研发和拓展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并在第16届世界基础与临床药学大会上发表了研究成果。在灵长类实验动物伦理方面,其主导的灵康公司实验动物护理与使用程序也获得了多家国际知名大型制药公司的认可。
-
陈卫
陈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主任医师。1966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5月出生,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学者特聘教授,江苏特聘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围绕乳酸菌的资源发掘与整理,益生菌生理代谢与功能机制的解析和优化,益生菌与环境及宿主的互作,益生菌对宿主的健康效应,肠道微生物与人体健康等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余项,成果先后获国家与省部级奖励10余项,其中“功能性益生乳酸菌高效筛选及应用关键技术”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2项,其中国际专利8项,已获授权专利28项;出版著作及教材5本;“食品学科创新实践链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
陈梅
-陈梅,女,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华针刀医师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刀医学》编审、《中国临床康复》执行编委、南京晓阳针刀医学研究所所长、南京汇康针刀专科门诊主任等。主攻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研究,主要从事针刀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十余年,对针刀、针灸等多疗法减肥美容颇有研究,在国内外医学核心期刊杂志发表《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临床观察》、《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针刀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观察》、《针刀治疗梨状肌综合症的临床研究》、《针刀治疗肥胖病》、《电针配合闪罐治疗单纯性肥胖病60例临床观察》等论文数十篇;参编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中国推拿全书》、研究生教材《针灸临床研究》、“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刀医学诊断学》编委;完成“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规范化临床方案的研制”、“针刺抗脂毒性的研究”等多项省级以上课题。荣获博士香港朱敬文奖、华佗奖、中国国际中医药博览会国际针刀医学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江苏省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华优秀针刀医师奖、江苏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南京中医药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优秀论文奖、南京市科协第十二届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华针刀医师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等。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导师制”培养对象、“南京中医药大学术传承师带徒计划”培养对象、国家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临床擅长运用针刀、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诊治:针刀、针灸等多疗法减肥美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偏瘫、骨质增生症、面瘫、慢性顽固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颈肩腰腿痛、偏头痛、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腱鞘炎、网球肘、三叉神经痛、青春痘、痛经、月经不调等疑难杂症。治疗方法多样,花钱少,痛苦小,疗效显著,深得患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