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专家 >> 政府专家 >> 国家高端智库专家 >> 查看详情
于志刚
于志刚中国政法大学教务处处长 教授
个人简历 2001年7月进入中国政法大学,讲师, 2002年7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 研究领域 刑法学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访...
邀请讲课
18810194660 
http://www.gsyjy.cn/index.php/mstj.htmlzkzj/109587.html

联系方式

详细介绍

个人简历

2001年7月进入中国政法大学,讲师,
2002年7月破格晋升副教授,
2005年破格晋升教授。

研究领域

刑法学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浙江理工大学等多个大学的兼职教授
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理事
刑法学连续性学术刊物《刑法问题与争鸣》主编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修正等多个法律和司法解释的制定

社会荣誉

2010年获北京市五四青年奖章,
当选第11届全国青年委员,
2011年1月25日 荣获第六界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科研成果获得“中国优秀法律图书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钱端升法学奖”等科研奖励多次。

研究成果

[1] 自首制度的类型重构及其内涵,
[2] 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3] 关于再次犯罪的潜伏式趋严化刑罚反应体系的梳理――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角度进行的解读,
[4] 累犯中人格评价因素探析,
[5] 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6] 论英国人权法对英国刑事司法程序的影响,
[7] 毒品犯罪中诱惑侦查案件定性问题探讨,
[8] 论电子邮件的刑法定位,
[9] 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10] 减刑适用中的数罪并罚问题,
[11]《刑罚消灭制度研究》,
[12]《虚拟空间中的刑法理论》,
[13]《网络刑法原理》,
[14]《计算机犯罪研究》。

上一篇:严书翰

下一篇:于渤

X
微信咨询:新商界智库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8810194660

(复制微信号,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