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部委学者  |  经济学家  |  培训课程  |  周延礼  |  蒋昌建  |  
咨询电话
010-53322326 

王秦丰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发表演讲

所属栏目:专家文章   发布时间:2023-01-17 13:35:08   点击量:

2022年9月24日晚,应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邀请,全国政协委员王秦丰教授以《国学与政治》为题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讲坛发表演讲。本次讲座由政府管理学院MPA教育中心主任孙明助理教授主持,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田凯教授和北京大学2021级公共管理硕士参与了本次论坛。

C:UsersLG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5243c335c2b8a7f7f1ee3188afeae6.jpg

  王秦丰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学概念的由来。他认为,近代国学概念起源于清末救亡图存的时代背景下,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即为后来国学概念的雏形。梁启超率先提出“国学”的概念,章太炎、胡适、顾颉刚和马一浮等都对国学概念进行了界定。综合前人理解,王秦丰给出了自己对国学的定义,就是以儒学为主体、佛道为两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的统称,主要载体是《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五本经典和道、仁、义、礼、智、信、孝、忠、廉、耻等十个概念。

  王秦丰对五本国学经典进行了导读。他指出,《老子》主要论述了为天之道,提出了道法自然的本体论、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少私寡欲的人生哲学。《论语》侧重于论述为人之道,阐明了仁者爱人的伦理价值、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和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孟子》论述了人性本善的性善论、民贵君轻的政治论、制民之产的仁政学说和浩然正气的大丈夫精神。《大学》围绕“内圣外王”的主题,提出并阐述了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三纲领”,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中庸》坚持讲原则讲是非,倡导中庸之道,即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王秦丰对十个国学概念进行了解读。他指出,概念是人们的思维对于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十个国学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其中,道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对于人生的指导意义是谦虚内敛、低调做人;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本质是爱人;义是心中有道德原则,处事行为又适宜;礼是遵守规矩;智是知识智慧;信是诚实不欺;孝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忠是忠恕,意指包容和宽容;廉是不能以权谋私;耻是有羞恶之心,敢于认错改过。

  最后,王秦丰讨论了国学与政治的关系。他认为,学习国学,有利于认识把握传统政治,促进政治发展和学科建设。一是国学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这就是《礼记·礼运》提出的“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二是国学有着丰富的政治理念,譬如,《尚书·五子之歌》提出的民本思想,儒家提出的公正理念和忠孝秩序。三是国学有着科学的政治方略,即儒家的为政以德,法家的唯法为治,以及《汉书·元帝纪》提出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四是国学有着不同的政治领导方法,儒家提出了内圣外王,老子提出了无为而治,庄子提出了君逸臣劳,孔子提出了君礼臣忠。王秦丰鼓励同学们修读国学经典原著,并将其应用到学习、工作与生活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C:UsersLG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302c25f957fa3579630a2eeba8eae.jpg

  田凯教授和孙明助理教授分享了聆听王秦丰演讲的心得。田凯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感到人处在异文化之中时,更容易去思考身份和文化认同问题。国学蕴含的元典精神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我们一方面应该吸取国际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也应该积极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经典。孙明助理教授引用清朝学者戴震“义理之学可以养心”,鼓励各位同学加强国学学习,修身致用。

  讲座最后,田凯教授向王秦丰教授赠送了授课纪念证书。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