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比较德育学
教育背景
最后学位: 博士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学术兼职
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全国青年联合会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联谊会常务理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社会荣誉
荣获首届中国大学生跨世纪发展基金特等奖。
独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荣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专著二等奖
参著、合著荣获首届国家音像制品奖、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项。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十五”研究项目等多项。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2月30号下午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讲课。
研究成果
[1]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 《武大学报》1999年邓小平专集。
[2]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9年12 期,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第4 期复印,获1999—2000年度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3] 刘少奇思想理论教育有效性理论,《社会主义研究》2000年第5期。
[4]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主体论,《上海交大学报》200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4期复印。
[5] 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必备素质,《理论与改革》200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理论文摘卡》2001年第1期转载。
[6] 关于思想理论教育中内容转换问题的方法论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7] 意义•框架•方法——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一个导论,《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8] 精心组织系列主题活动,用邓小平理论构筑大学的精神支柱,《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年第5期,获1999—2000年度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9] 充分发挥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第10期。
[10] 精心组织系列化主题活动,《中国教育报》2000年7月19日。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12] 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在构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6期复印。
[13] 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第1期。
[14] 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转变,《长江日报》2001年3月5日。
[15] 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
[16]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论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1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01年第10期。
[17] 在继承与创新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7期。
[18]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根本,《高校理论战线》2001年第7期。
[19] 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20] 文艺与思想政治工作:邓小平的理论贡献,《武汉大学学报•政治科学论丛》2001年。
[21]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三题,《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1月。